昂仁县论坛

昂仁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梦回遗世黄姚广西贺州黄姚古镇游记 [复制链接]

1#

*姚古镇,位于广西贺州,有这近千年的历史,因为曾经于是隔绝,旅游开发较晚,所以这里保存了大量明清建筑。古镇居民多为明末清初为躲避战乱或经商等原因迁入*姚的移民,迁入*姚后多以经商为主,所以家庭富足,居家建筑也比较考究,多数具备防御功能。桂林之旅结束后,慕名而来。关于*姚的交通,桂林早上有直达班车,阳朔汽车站只有早上九点多一班班车,车程2个小时左右。如果直接去*姚的话,还是到贺州高铁站比较方便,有*姚专线车,车费30元,车程一个小时。也有许多私人车辆提供拼车。相比于丽江凤凰,*姚有点起步较晚,所以,商业气息并不浓厚,但是*姚人自古经商,所以,整个古镇,也算是一个客栈和店铺组成的商业街。在这里,适合逛街、发呆、静静的品味悠闲的时光。*姚镇邮局的外观是民国风格,内部有大清邮筒:

*姚古镇的正门

从古镇正门进入后,进入视野的就是一棵大榕树,龙抓绒。这里曾是拍摄释小龙《夺宝奇兵》的外景地。

客栈街,这里的客栈都很不起眼,但是庭院较深,所以,内部别有洞天。

网红,阿瑶的房子。进去看了下房间,很小,就放弃了。

*姚的原著居民。

石板街,被打磨千年的石板路。光滑光滑的,当时脑子里就在想,为啥*姚适合悠闲的慢游,可能是怕滑到吧,要走慢点。

逛了逛客栈,这个是比较有点青春风味的。

见龙祠是*姚古镇景点之一,据说远古的时候神龙曾降临到*姚,为了纪念这一盛事,让神龙永驻*姚,让*姚从此以后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人们就于清初修建了一座祠,用以祭祀神龙,所以此祠就称为“见龙祠”。

带龙桥,建于明朝,*姚15座古桥梁中最大的一座,电影《面纱》曾在此取景。

夜晚的*姚古镇。

虽有灯红酒绿,却遮盖不了这千年的石板。

被减掉毛的小狗,很精神。

等了好久,等到那一抹阳光,瞬间世界充满暖意。

*姚八景之一。仙人古井,古井的泉水常年翻腾而涌,无论多旱多涝,始终保持不变。传说阴历七月初七上午在泉中取的水,能放置三年而不腐,人饮后百病不生。传说归传说,经过专家的测试,发现这井水中还真的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常饮即使不益寿也能健体。在我们眼中,仙人古井最独特的倒是它的样子——它不是一个圆圆的泉眼,而是由几座方池相连。方池的功能性非常强,分为饮用池、洗菜池和洗衣池。从泉眼流出的水先供饮用,然后再依次进入洗菜池、洗衣池,最后汇入河中。百年来,镇上的人都自觉遵守规矩,沿袭至今。不妨掬一捧轻啄,很是清甜,炎夏更是解暑。井边常聚集着妇女,边浣衣边聊,水花飞溅了笑声,倒也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茶饮五千年“家事国事天下事闲来说事,擂茶米茶细抹茶且坐吃茶”饮茶方式的变迁:春秋战国时期:茶粥——和米同煮做粥。西汉时期:加入了“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配料,做成茶汤,和现在擂茶相似。晋朝:打碎冲泡唐朝:研磨成末冲泡,陆羽的煎煮法。唐朝后期,“点茶法”出现,点茶法与煎茶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注水的方式,煎茶法是从不断煎煮的锅中用汤勺将水盛出,而点茶法是直接用茶壶向杯中注水冲点。宋朝:点茶法。明朝:朱元璋,开始大规模改革,万业开始去繁从简。朱元璋下令:“罢造龙团,惟芽茶以进。”芽茶就是咱们现在饮用的散茶,此时,冲泡法全面替代点茶法,并延续至今。点茶法被日本传承至今。最后简单概括一下,我国的饮茶方式发展过程:生吃——鲜叶煮成茶汤或者茶粥食用——鲜叶与各种配料煮成茶汤食用——磨成茶末冲服——煎茶法(冲服方式不同,加盐)——点茶法(磨成茶粉冲服)——冲泡散茶法。茶从刚开始的药用,变为食用,最后变为现在的饮用。

且坐吃茶,中华名匾之一,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姚有许多对联,慢慢品味喽。

*姚古镇-古镇石板街

花了十元钱,爬到景区外面一家“金兰居”客栈房顶看全景。哈哈。其实金兰居并不是最佳观景台,而是爬到楼顶翻到别家房顶拍的。

此行留了点遗憾,没去东潭岭看日出。只能留给下次了。

如果你也想和我们一起出发,欢迎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活动报名链接,全年多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