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仁县论坛

昂仁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济日报报道贺州快来看看 [复制链接]

1#

7月5日

《经济日报》报道贺州

“双飞地”融入大湾区

一起来看看

毗邻广东省的广西贺州市,为了引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补齐产业短板,探索出“双飞地”经济模式,吸引大湾区双创资源不断前来聚集。

“双飞地”产业育成模式,即以贺州为“飞入地”,探索科研孵化在大湾区、生产转化在贺州的“飞地园区”模式;以贺州为“飞出地”,引导贺州企业走出去,以合资促引资、以品质换品牌、借渠道拓市场,探索生产、加工、仓储在贺州,销售市场、品牌宣传、产品研发在大湾区的飞地企业、飞地市场合作模式。

图为东融广场航拍图。

“初创企业总会有开展产业化的需求,需要土地、资金、厂房等生产要素,贺州在这些要素成本上有优势,并且交通区位的便利,又使得企业能充分获取到大湾区的创新资源。”贺州市东融新产业育成中心工作人员刘君说。

贺州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融合、产业对接,引进80多个新经济新业态项目,落户在生态产业园区。

为做大做强“双飞地”经济,贺州市按照“两地协同、三点一线”的思路,鼓励粤港澳大湾区各类技术创新孵化机构在贺州设立飞地平台。同时,贺州发挥市*府驻粤港澳大湾区经贸联络处、东融产业投资集团的桥梁作用,建设贺州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化生产基地。目前,贺州市建设了广西东融产业园、东融新区,成立东融新产业育成中心,设立新经济新业态发展基金,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进科研成果与孵化企业科技转化,实现了与深圳等创新高地的无缝对接。

贺州市东融新产业育成中心。

“新产业育成中心的任务主要是精选深圳现有创新体系中已经完成初期孵化的在研项目,通过关键节点投资促进‘末端提速孵化’,让深圳等地的在研项目顺利升华为贺州的产业项目。这一模式有效解决了贺州市与粤港澳大湾区因创新能力落差而出现的创新企业水土不服、创新成果接不住的现象。”贺州生态产业园(高新区)管理委员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张小芬说。

广西软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通过新产业育成中心精心培育的一家“飞入”贺州的企业。广西软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卿勇介绍,贺州区位优势明显,已融入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经济圈,公司产品在深圳研发、设计,在贺州生产、加工,对当地*府和公司来说是双赢。

贺州市成立了广州、深圳两个招才引智工作站,借鉴“双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建设人才飞地,以人才链引领创新链,实现了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开门红。目前,贺州在深圳、上海等地建立以新产业育成中心为载体的人才飞地2个,在贺州市内建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35个,精选一批东部发达地区优质在研项目,通过投资孵化转化为贺州的产业项目。

“双飞地”发展模式,实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和贺州产业化基地间的有效衔接,使育成项目在贺州进行产业化再开发和转化,取得最终产业化成果,形成了“引资、引智、引技”三位一体的跨区域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实践证明,贺州不但培育了新兴产业,还加快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补齐了产业短板。贺州市东融新产业育成中心成立以来,吸引了30多名国内外行业领*人才入驻;先后引进了软视科技、通航国际、翔兰科技等30家新经济新业态企业,实现产值28亿元;先后引进了祥云亿航、天微电子、亚联抗体等17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9亿元。

来源:经济日报编辑:陈灏审核:李*田总监制:唐正*往期回顾:△自治区*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广西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活动安排和有关情况△今天,竣工启用!贺州这条民族风情街,真靓!△好消息!贺州市北环路(创业路口至姑婆山大道段)开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