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注意啦!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昨日公布了年第三季度组织对流通环节部分食品进行监督抽检结果。此次,抽检结果合格样品批次,不合格样品58批次,不合格率为3.50%。
其中有1个批次涉及到我市!贺州市富川富阳镇贸易路富龙集贸综合市场一层销售的青梅被检查出不合格!
本次监督抽检覆盖南宁、北海、百色、河池、崇左、柳州、桂林、贺州、玉林、贵港等10个市、57个县(市、区),抽检样品来自商场、超市、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小食品经营店等,涉及粮食制品、食用油、婴幼儿食品、乳制品、豆制品、畜肉、熟食卤味、水产品、蔬菜、水果、蛋及蛋制品、瓶(桶)装饮用水、腌腊肉制品、休闲食品、酒类、蜂制品、食用油脂及制品、蔬菜加工产品等24个大类样品共计批次。
下附全区不合格样品58批次产品!
食药执法人员分析不合格项目超标原因!!
1、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进入人体内后最终转化为硫酸盐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少量二氧化硫进入人体不会对身体带来健康危害,但若过量食用会引起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二氧化硫不符合标准的原因可能有:个别生产者使用劣质原料以降低成本,其后为了提高产品色泽超量使用二氧化硫;也有可能是使用时不计量或计量不准确;还有可能是为增加香辛料的保质期,防止霉变生虫,违规对其进行二氧化硫熏蒸或添加。
2、甜味剂、防腐剂和食用色素
监督抽检发现部分食品存在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甜味剂(主要是甜蜜素、糖精钠)的情况。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增加产品甜味,超限量超范围使用或者未准确计量甜味剂。
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防腐剂(主要是苯甲酸、山梨酸)的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增加产品保质期,或者弥补产品生产过程卫生条件不佳而超限量超范围使用,或者未准确计量。
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食用色素(主要是柠檬*、日落*、胭脂红、苋菜红、亮蓝等)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企业为增加产品卖相,或者弥补原料品质较低而超范围超量添加,或者未准确计量,个别产品食用色素超标,不排除有掺假行为。
尽管上述食品添加剂属于经过安全评估的品种,但超限量超范围使用仍属违规,不应该发生。
3、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4、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本次检出大肠菌群超标的产品均未检出致病菌,结合居民膳食结构、抽检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健康风险较低,但反映该食品卫生状况不达标。大肠菌群超标可能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工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而导致。
5、*曲霉*素B1
造成花生油产品中*曲霉*素B1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花生原料在种植、采收、运输及储存过程中受到*曲霉等霉菌污染,企业在生产时没有严格挑拣花生原料和进行相关检测,或者没有采用精炼工艺或工艺控制不当。
6、氯霉素
本次监督抽检,在车螺、花甲螺等检出非法添加物氯霉素。氯霉素是抗生素,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有的养殖户为了快速给水产品治病,使用氯霉素等药物来抑制病情,也有运输商在消*、延长存活时间时采用。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责任编辑|*若晖
校对|温沐瑾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