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仁县论坛 贺州这名ldquo艄公rdquo - 昂仁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昂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贺州这名ldquo艄公rdquo
TUhjnbcbe - 2021/9/3 6:07:00

一根渡绳一条船一个草棚屋

陪伴了赵仕斌19年的摆渡生涯

瑶乡艄公赵仕斌:19年坚守

*洞河上架起“民心桥”

清澈透亮的*洞河穿山而过,将*洞瑶乡分成了东西两岸。生活在东岸的多名群众,由于*洞河的阻隔,出行是个大难题。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解决群众出行难题,相关部门在*洞横渡口,建起手拉船渡口。但是专职拉渡船工资很低,没有人能够坚持下来,只能是谁过就谁拉。

年9月,赵仕斌开着车经过渡口时,看到一群孩子等渡船回家,有的学生等不及就脱了衣服游过对岸,很是危险。赵仕斌说:“他们要想过渡的时候,放学回家都没有人拉船,这个船在对面河,小孩子就自己游泳过来拉船,所以我看了这个情况之下,我就下了决心一定要回来帮他们拉这个船。”就这样,这个家住西岸,出行无需渡船的热心村民,从年10月1日开始做起了渡工。

米宽的河面、一天60多个来回、12多公里的拉程、一个月块钱的工资,赵仕斌一坚持便是13年,不怠一日。只要有一个村民过江,无论刮风下雨,赵仕斌都会立即起身,拉船过江,从不主动收取一分钱。

每当有老人、小孩等行动不便的群众上下船,他都会主动上前扶一把。午饭时间,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热饭,村民陆陆续续出行,需要轮渡,6个来回下来,热菜热饭变成了冷饭凉菜。即便如此,他也从无怨言。

赵仕斌说:“这些村民对我的感情很深,我没菜吃,他们都给菜,冰箱、电视机、电磁炉都是人家送给我的。”所以他也要加倍的对他们好。

在瑶乡孩子的眼里,赵仕斌是“赵叔”“赵伯”“赵公”,他的手无所不能,不仅能拉船、搬东西、拿书包,最无与伦比的,就是救命。赵仕斌做渡工以来,他在江面上就救过8名群众,年纪最大的65岁、最小的年仅5岁。

村里人说,赵仕斌不仅是连接两岸的“桥”,更是江面上的“救生员”。可赵仕斌却只是说,这是应该做的,看到别人有难,不去帮上一把,心里实在无法安宁。

花开花落,冬去春来,一晃就是十三年,凛冽的江风吹皱了赵仕斌的额头,面庞也在风吹日晒下变得黝黑,长期的弓步拉船,让他的身板不似从前那般硬朗。年春节后,他因积劳成疾,最终晕倒在船上,在医生的强烈要求和儿子心疼的目光下,他迫不得已,暂时离开了这份深爱着的“工作岗位”。

生病后,赵仕斌身闲心却不闲,依旧心系渡口。在病情稍好的日子里,他会“偷偷”地跑回渡船上帮忙。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渡工因各种原因,辞职离开,村里又出现了无人拉船的局面。面对这一窘境,赵仕斌再次主动担起拉船的职责,带着药回到了*洞河渡口。为感谢他的义举,在贺州市交通部门的积极争取下,他的工资从原来拮据的每月元增长到每月元,能够满足日常基本开销。

“*洞是个好地方,那里有个小村庄,如果你有幸到哪里一坐,看看那里好风光......”江水悠悠,赵仕斌又拉起铁船、唱起自创的瑶家山歌,歌声染绿了山野,浪漫了田间。年1月28日,他在一张纸上写下了自己的誓言:“把生命交给群众,为人民服务到底。”谈及愿望,他说:“希望能在这个渡口架起一座桥,但在桥没建起来之前,只要群众需要我,我就会把这船一直拉下去。”

近年来,贺州市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多方努力下,距离*洞河渡口10多公里的马兰桥于年12月通过竣工验收正式通行,还修建了禾仓到美仪冲共15公里长的水泥硬化路,*洞河东岸群众出行的难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

来源|贺州市广播电视台编辑|贺州家园(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贺州这名ldquo艄公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