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仁县论坛
贺州产酒的历史十分久远,而贺州所产的名酒,在历史上就更是声名远播。
桓谭
早在东汉时期,贺州民间所产清酒就已经与湖北宜城所产的醪酒一起成为全国最为知名的两大酒类品牌。东汉人刘熙在其著作《释名》中记载:“酒言宜成醪、苍梧清之属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湖北宜城的醪酒为全国浊酒的代表,而苍梧地区所产的清酒则是全国清酒的代表。东汉另一位学者桓谭在他的著作《新论》中也说:“玄酒不如苍梧之醇”。玄酒是朝廷为国家大典而特酿的专用酒,具有极高的规格。桓谭曾在朝廷中任职,官拜太中大夫、议郎给事中,对玄酒和清酒都有所了解。连他都说皇室御酒的品质口感在苍梧清酒之下。可知这种苍梧清酒确有极高的水平。
东汉时贺州还没设郡,贺州境内各县统属于苍梧郡。苍梧郡下辖十个县,分别是:
广信县:今封开县。
谢沐县:今江永县与富川县各一部。
封阳县:今贺州市八步区大桂山以南区域。
临贺县:今贺州市八步区以大桂山以北和平桂区。
冯乘县:江华县与富川县各一部。
富川县:今钟山县与富川县、恭城县各一部。
猛陵县:今昭平县和苍梧县各一部
高要县:今高要市。
端溪县:今肇庆市区
荔浦县:今平乐县、荔浦县各一部。
由此可知,苍梧郡十个县中的广信、谢沐、封阳、临贺、冯乘、富川等六县在贺江流域内,猛陵县虽在桂江流域,但却有部份地区属于今天的贺州辖地。因此,说苍梧地区民间出产清酒,主要也就是说贺江流域内出产清酒。汉代以来,人们之所以把这种酒以苍梧冠名,则是因为这种清酒不仅在贺州有出产,而且在苍梧郡辖区内各地民间均广为酿造。
范寥
到唐宋时期,贺州又出产了一种叫“瑞露”的名酒。这种酒的影响面更为广泛。瑞露酒也叫八桂酒,明人顾起元在《说略》卷二十五中说:“宋昌王有八桂酒,一名瑞露……。”说明瑞露酒很久以来,一直是王室贵族人家的衷爱之物。最早记录八桂酒的文献是*庭坚的《宜州乙酉家乘》,其中记录了一些友人在他被贬宜州时给他送八桂酒的事情。他说:崇宁四年()七月初五日,“冯才叔送八桂两壶”;八月初十日,“宋子正送八桂酒十二壶”;二十八日,“积微致糯三担、八桂四壶”。*庭坚是苏轼的弟子,苏轼另一弟子秦观的亲家范祖禹曾被贬贺州,范祖禹的侄儿范寥也曾随叔父长住贺州。
*庭坚和范寥
当*庭坚贬宜州时路过桂林,范寥便去看望*庭坚。或者是*庭坚从范寥那里得到了八桂酒的消息,又或者是当时产于贺州的八桂酒已经卖到了宜州,于是*庭坚在宜州的友人就想方设法找来八桂酒作为赠送给他的礼物。关于八桂酒的妙处,北宋诗人邹浩在他的《遗酒》诗中有过详细的描叙:“载酒来过亦可怜,持杯先已口流涎。香浮八桂风光胜,波动兼金月影圆。”酒未入口,但闻酒香就已经忍不住要流口水了,八桂酒的精妙自不可言。
南宋绍兴十九年()三月被贬到广东封州安置的郑刚中,曾作《元信昨日惠八桂酒两尊,今日惠莲数头,实圆而大,云盆池中白莲子也》一诗,也提及友人给他送八桂酒的事。封州即封开,与贺州紧邻,郑刚中的友人以贺州名酒为礼不足为怪。
苏轼
最早记载瑞露酒的是北宋诗人苏轼,他在《小圃五咏·地*》中写道:“融为寒食饧,嚥作瑞露珍。”到南宋时,瑞露酒已成为广西官场上的送礼佳品。《忠正徳文集》卷九记载,绍兴八年(),南宋名臣赵鼎因力主抗金而得罪秦桧,一再被贬。先是到绍兴府任职,接着又贬到极为偏远的海南岛吉阳*。广西帅将张宗元闻知后,遣人持诗书、药石和瑞露酒等礼物先后两次前往慰问。赵鼎自已也在《辩诬笔录》中记载了这件事:“某戊午十月末罢*、知绍兴府。冬至节,士以宗司瑞露酒十壶见饷。十二月,得请奉祠,寓居能仁寺。过岁,某始生之日,又以十壶见赠……”
临贺故城内的桂花井,井泉清冽,醇如桂花。不知八桂酒与此井是否有关系。常凤云摄_
瑞露酒是以尚未开放的桂花花蕾而酿造的酒。《王十朋集注》引《纂异记》:“田璆、邓诏,逢二书生,谓曰:‘我有瑞露之酒,酿於百花之中。’”因桂花以八月的最香,所以古时把最好的桂花称为八桂,以桂花酿制的酒于是也就称为八桂酒。现如今,贺州临贺故城的居居仍有采摘桂花酿酒的习俗。始建于宋代的临贺故城桂花井,以桂花为名,或许也与酿制桂花酒有关。
陆游
瑞露酒到了南宋时,影响更加广泛,远在江南的陆游对瑞露酒也是耳熟能详。在他的《谢郭希吕送石洞酒》诗中还借瑞露酒来抬高友人对他的情谊:“从事今朝真到齐,春和盎盎却秋凄。色如夷甫玉麈尾,价敌茂陵金褭蹏。瑞露颇疑名太过,槖泉犹恨韵差低。山园雪后梅花动,一榼常须手自携。”
宋朝广西帅司府在桂林,而瑞露酒是广西最为知名的酒类品牌,是广西官场接待和送礼用的最好饮品。为了保证官府对这种酒的垄断权,约在北宋未年至南宋初年,广西帅府把瑞露酒全部转移到桂林帅府中生产,使之成为帅府公厨官酿,禁止民间私造,贺州酿造瑞露酒的顶尖技术从此失传。关于这件事,南宋静江府通判周去非在其著作《岭外代答·食用门》中有明确记载:“广右无酒禁,公私皆有美酿,以帅司瑞露为冠,风味蕴藉,似备道全美之君子,声震湖广,此酒本出贺州,今乃不隶。”
范成大
南宋淳熙二年(1175)静江知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范成大离开桂林赴成都任职。范知府尤其钟情于瑞露,到成都后,他仍对瑞露念念不忘,于是继续组织酿造瑞露酒,但却改了个名称,称“万里春”。明代顾起元《说略》卷二十五:“范致能酿酒于成都,用八桂法,名万里春。”从此,贺州的酿酒技术传到了天府之国成都。
八步区铺门镇出土的元代温酒壶。王宝印供图
瑞露酒不仅传播面广,影响时间也很久。宋末元初,大文学家和书法家仇远在他的《秋怀和子野》诗中写道“涤暑自宜斟瑞露”。明代的文征明在《实录成赐燕礼部》诗也说“北府书成奏尚方,南宫拜诏许传觞。青春照坐宫花丽,瑞露浮樽法酒香”。明末曹学佺在《桂林风谣十首》中仍说“衔杯夸瑞露”。进入清代以后,瑞露酒名不再有传,从北宋到清代,瑞露酒的存世时间最少在年以上。
本期至此谢谢观看
文章综合自:贺州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