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仁县论坛
“6个土瑶聚居贫困村有3个已于年底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年底的51.73%降至年底的4.5%。剩余未脱贫的3个土瑶聚居贫困村和88户名贫困人口,目前均已达到脱贫标准并完成脱贫认定。”在脱贫攻坚的成绩单上,广大群众看到了贺州市平桂区土瑶聚居深贫地区的蝶变。
▲平桂区土瑶群众笑开颜
土瑶聚居深贫地区到底靠什么实现华丽转身?纵观土瑶村的发展脉络,“文化旅游扶贫”是打开富裕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贺州市6个土瑶聚居深贫地区,有着美丽的森林、田园和水上风光,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元素,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平桂区鹅塘镇槽碓村一景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平桂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土瑶当地实际,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路,大力推动旅游扶贫,将生态资源、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来源,让土瑶群众背靠“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
土瑶旅游发展的第一站就是槽碓村。槽碓村是贺州市6个土瑶村之一,地处平桂区鹅塘镇大桂山山脉腹地,今年9月,一场盛大的森林之夜音乐会便吸引了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看。
▲平桂区鹅塘镇槽碓村上演“森林之夜”音乐会
槽碓村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村民赵桂明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的人。
他说,以前,大家收入都很低,干什么都提不起劲。这两年,村里起了大变化,游客也一天天多了起来,便将房屋出租给旅游公司经营民宿,自己则学了烹饪技艺,在房子旁边开起了农家乐。“我对未来有信心,对槽碓村有信心,以后的日子一定能红红火火。”
如今,槽碓村已提前完成整村脱贫摘帽任务,目前正依托生态资源和神秘多彩的民俗风情,规划实施以康养为主题的“秀美槽碓,幸福土瑶家”文旅宜居区。
▲平桂区土瑶群众在采摘茶叶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了促进土瑶聚居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贺州市还一体推进新民村集体经济茶园观光体验区、狮东村大冲老寨民俗风情区、明梅顶自然风景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土瑶乡村民俗风情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把分散的特色资源串成线、集成群、连成片,努力打造土瑶精品旅游路线。
“要切实巩固好土瑶地区脱贫成果,防止‘穷根’再发芽、‘脱帽’群众再‘戴帽’”。贺州市依托“土瑶特色”,积极做好土瑶茶工艺品、竹编、刺绣等文创产品的研发,有效探索出了管长远、出长效的“竹编包装+土瑶茶种、管、采、养”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将生态资源、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来源。
平桂区沙田镇狮东村大冲屯是一个土瑶村寨,村里86户名村民中,将近80%都是贫困户,是贺州市脱贫攻坚战的主攻阵地。
年,村里引进了贺州市天洲茶业有限公司,企业家周华锋看中了土瑶村的优质资源,他决定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平桂区沙田镇狮东村大冲瑶寨村民通过竹编、养茶走上致富路杨峭峰/摄
当年6月,他在大冲屯建立了大冲土瑶竹艺编织扶贫车间,构建起集茶叶种植、采摘、加工、培训、包装、养茶、竹编加工于一体的茶叶全产业链,并创新实施“寄茶于民”助农增收项目,让土瑶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
土瑶地区山林资源丰富,群众竹编技艺好,手工业的发展给了土瑶群众一个施展“才艺”的机会。狮东村大冲屯的盘满保和凤求姑夫妇家庭生活困难,竹艺编织扶贫车间的到来,让夫妇俩尽显“才艺”,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挣钱,现在他们每年的收入有四五万元。
▲平桂区土瑶群众在当地扶贫车间包粽子茶杨峭峰/摄
山上,茶叶苍翠欲滴;山下,茶厂机器轰鸣,曾经一穷二白的“大山土瑶村”变成了现在的“产业扶贫村”。目前,平桂区6个土瑶村累计种植优质茶叶亩,建成投产的竹编加工、茶叶加工等“扶贫车间”有7家以上,开展技能培训期,解决土瑶群众就近就业超人。6个土瑶村村级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11.05万元,年人均稳定纯收入达元。土瑶村“两年大见成效”目标已提前实现。
来源:贺州日报
编辑:陈灏
审核:*月新
总监制:唐正*
本期至此谢谢观看